产品缺乏创新、成果转化率低等五因素阻碍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2013产业中国国际生物医药高端会议 日前在河北固安举行。行业专家坦陈,中国医药行业缺乏源头创新、生物医药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偏低等五大原因是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所长肖瑞平在会上表示,生物经济正在以每五年翻一番的速度发展,这是世界平均经济增长率的10倍。生物经济时代的来临,使中国医药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肖瑞平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医药市场。首先,中国正面临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的局面,加上生活方式改变,代谢综合征和心血管并发症呈增加趋势。疾病结构的变化,给生物制药行业带来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其二,中国有丰富的动物资源,特别是大动物、非人灵长类,这给行业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在固安肽谷,北大将要建立世界一流的、最高标准的灵长类动物试验中心。
肖瑞平坦言,中国的生物医药产业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赶上欧美发达国家。阻碍其发展的原因有五点:其一,中国制造缺乏源头创新。现在中国生产的药物,有97%是仿制药,附加值有限。全球通用的两千多个大的处方药,没有一个是中国原创的。 中国的生物制药人都有一个 中国梦 ,就是想制自己的药。 肖瑞平说。
其二,我国生物医药科研未能广泛合作。在发达国家生物医药科研是企业、研究院、高校等组成的一个高效率团体。而我国生物医药的研发主要靠企业自身,因此,不能实行资源共享和集约化规模,从而极易导致低水平重复研究和重复投资的浪费现象。
其三,我国生物医药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偏低。由于我国生物医药产业 小、散、乱 现象严重,企业对生物医药的研发受限于资金和人才,有了创新不能够尽快转化。
其四,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化人才匮乏。由于生物医药研发涉及多学科领域的知识与技术,因此生物医药的专业化人才如药学信息、生物工程人才极为不足;其次是管理人才也是少之又少。
其五,缺乏适合生物医药产业化的机制。目前我国现行的生物医药机制不利于资金和资源的合理利用、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不利于产品的开发和上市、不利于产值和利润的提高,更不利于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针对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卫生计生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青则提出了 两个哑铃 理念。他认为,一个 哑铃 是对企业而言。企业就像一个哑铃,有两个头,一个是创新和技术开发;另一个是市场营销。而现在很多企业更多关注的是 哑铃 中间的 把 (豪华厂房、大生产线),往往一干就产能过剩。
第二个 哑铃 ,则是对于卫生行业而言。一头是无病时的预防,这个空间最大;一头是治疗之后的康复。但现在是中间 把 (看病)的部分,老百姓反而更关注。
李青建议,从产业角度看,关注 哑铃 的两个大头,机会才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