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订阅哦!
作者陈医院妇产科
编辑陈青丽广州市天河区妇幼保健院
审核贾晶花陈建明
抗核抗体分型的临床意义
抗核抗体(ANA)定义:广泛的定义是指抗细胞内所有抗原成分的自身抗体的总称。
ANA主要是风湿性疾病的筛选试验,因为低效价的ANA可在感染、肿瘤及正常人中出现,未加稀释的常人血清约1/3也可呈阳性反应,因此ANA>10才有临床意义。
ANA对于风湿性疾病,尤其是自身免疫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ANA高滴度标志了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可能性。
对于复发性流产患者,ANA阳性者需要做自身免疫抗体的全面检查,确定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抑或自身免疫功能异常。
ANA滴度与疾病的活动性可无平行关系,即使高效价ANA也不一定预示病情严重。若ANA中以抗双链DNA(dsDNA)抗体为主,病情好转ANA滴度可下降或转阴;若以抗ENA抗体为主,则ANA滴度多与疾病活动度无明显相关;因此,临床判断疾病活动度以及药物剂量调整不能以ANA滴度下降为依据,而应以临床症状缓解为主。
检测方法: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是检测ANA最有效的方法和金标准。
1.均质型(homogeneous),又称弥散型:核质染色均匀,此种核型与抗组蛋白抗体(AHA)、抗核小体(AnuA)及dsDNA抗体有关,许多自身免疫病患者的血清中有此抗核抗体,特异性差。
高效价的均质型主要见于红斑狼疮(SLE);低效价的均质型可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RA)、慢性肝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和药物诱发的SLE。
2.核膜型,又称周边型(membrane):核的边缘部分荧光着染较强,中心厚、发暗,与此型相对应的为抗双链DNA(dsDNA)抗体;
高效价的核膜型几乎仅见于SLE,特别是活动期SLE,且提示病情活动。
3.斑点型,又称核颗粒型、核斑块型(speckled):核内散布大小不等的着染荧光的斑点,与此型相关的抗体为抗可溶性核抗原抗体,呈现此型的血清应进一步做相关特异性抗体的检测。
高效价的斑点型可见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同时也见于SLE、系统性硬化病(SSc)和干燥综合征(SS)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4.核仁型(nucleolar):仅核仁着染荧光,此类核型与核内的核糖体抗体有关;核仁型免疫荧光模型进一步分为三种模型:核仁颗粒型;核仁均质型;核仁点型。
这种抗体多见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SLE患者,此外,在SSc阳性率可达到40%。
5.着丝点型(centromere),又称散在斑点型:此类核型必须以组织培养细胞为底物才能检测到。染色特点为分裂象的细胞核、核膜消失,染色体向两端整齐排列,着丝点部位着染荧光,荧光斑点不会超过染色体数。
曾认为抗着丝点抗体对SSc并Crest综合征有较高的特异性,但现在发现其主要与雷诺现象有相关性。
6.胞质型:细胞胞质荧光染色阳性。又可分为线粒体型(胞质粗颗粒型)、核糖体型(胞质细颗粒型或均质型,有时可见核仁阳性)、Jo-1型(核颗粒、细胞质颗粒型)、细胞质细颗粒型(PL-7、PL-12)等。
提示可能存在有抗Jo-1抗体、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抗SSA抗体、抗线粒体抗体(AMA)等。
7.混合型:指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的荧光染色模型。有时一份血清内因含有多种抗体,可出现不同的染色模型(混合型),用不同稀释度的血清检测或注意观察不同分裂期细胞的荧光染色特点,有助于区分所含有的各种荧光染色模型。
除上述常见荧光染色模型外,还可见一些少见的荧光染色模型,如纺锤体型、高尔基体型、溶酶体型和PCNA型等。这些少见的荧光染色模型除PCNA型外,多数荧光染色模型所对应的ANA其临床意义还不十分清楚。
注:因为陈教授工作繁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