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卿美
在电视剧《康熙王朝》中,康熙患上了严重的疟疾,御医虽经多次会诊,仍然无法治愈。最终,康熙服用了洋人推荐的金鸡纳霜,竟然奇迹般痊愈。这是一段真实的历史。或许这就是中国人第一次接触西药。但也有人认为,康熙服用的金鸡纳霜不是西药,而是秘鲁的一种草药。
其实,西药大规模进入中国还要等到晚清时期。只有国门打开,外国的药品才能有机会造福中国百姓。西药是西方工业文明的一种代表,与其他西方产品一样,在中国同样经历了各种曲折。
有西方人的地方肯定就会有西药,遵循这个逻辑推理,西药最早应该是随着外国船队来到中国的。外国商船来华进行贸易,船队都会带有船医。船医在为船队成员提供医疗服务的同时,也会在船舶停靠期间挣点零花钱,将西药卖给中国人。据《中国近代医药史》载,东印度公司的船医不仅向中国人卖药,还偷偷走私鸦片谋利。
另一个途径便是西方传教士。有些来华的传教士精通医术,在治病救人的同时顺便播撒福音。如英国传教士罗伯特·马礼逊,年便来到中国澳门。年在澳门开设诊所,7年后,医院。澳门人应该是中国大规模接触西药最早的人。澳门属于葡萄牙人治理,开放时间早,接触西药的机会自然更多。
康熙最早知道了金鸡纳霜,但晚清的中国老百姓最为熟悉的西药却是鸦片。鸦片首先是一种镇静剂,在英国,不仅有很多富裕人士吸食鸦片,有时家长还会给小孩喂食,以防止小孩哭闹。鸦片到了中国,则成了成瘾的毒品,没人把它当成西药。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上海、广州等5个城市先后对外开放。西药洋行零星落户中国,标志着西药成规模进入正式开始。此时,用西药的人群非常有限,基本只限于外国侨民、军队、使节等人员。也就是说,只有洋人用,中国人不用。
中国不用西药的根本原因,在于不信任。中国人用了千年的草药,根本不相信洋人的小小药丸能治病。据《中国近代药学史》载,中国人形容西药是“制法殊精,有数药而制为一药者,有一药而分为数用者,有炼取其精英而去其渣滓者”。西药的药片是药物精华提炼而成,但中国人认为,一剂药要对色、味、形加以识别,方能对症下药,而西药药片根本无法识别。上海宝顺洋行的副买办徐润在《上海之药房》载:“此时期之上海药房营者、买者纯属外人,国人无与焉。”
清末保健品补脑丸广告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对外开放深入,中医药与西医药发生了激烈的碰撞。既是两种理念的交锋,也是两种文明的冲突。冲突到什么程度?即使是中药成分,中国人也不相信洋人的使用方法。南美浸信会传教士纪好弼在回忆录中,讲了一件让他惊讶的事情。
“我曾给一位病人开了些硫磺作为通便剂,结果病人拒绝服用。他说,硫磺性属火;是制造火药的原料之一;我已经上火了;服用硫磺将增加我体内的热并加重我的病情。”
一位叫徐龄臣的著名中医认为,中药多草木,西药多金石,因为洋人比国人更壮,脏器普遍比国人更厚实,洋人用药需更峻烈。因此,西药不能完全适应中国人。
随着各主要城市的陆续开放,西方事物逐渐被国人所接受,西药凭借零关税的优势大量涌入中国,正式进入普及阶段。
据《上海医药志》载,上海第最医院、老德记药房,分别开设于上海大马路、四马路。两家大药房在天津、武汉、杭州等地均有连锁分店,并在通商口岸设有邮寄处。如今人们熟知的屈臣氏最早也是西药房,年便进入上海,后来还曾获赠李鸿章题写的“妙手回春”匾额。
年,《申报》发表反对西药文章,“中医之用药,皆草木之类;西医之用药,多金石之类。金石性重,西人气体强壮,日食牛羊厚味,故足以胜之;华人体多柔弱,日食五谷,肠胃脆薄,恐不足以容金石之峻剂,未可以遽合也。且西医渊源,中人究无从窥测,其制炼药水之法,华人又不及周知,故以中人之疾而令西人医之,其得失尚属参半。若以西医之法而令华人习之,则未有能精之者。”
虽然有很多反对声音,但架不住西药猛烈的宣传。西药在中国的普及,不仅依靠口碑,还要大量的广告宣传。当时,西药的报道与广告常见诸于各主要大报的报端。西药房自己也会印发海量的广告单,与今天的各超市促销的海报没啥区别。唯一不同的是,当时很多西药房的广告单是中英文,当然也难免有夸大功效之语,甚至还有“起死回生”的说法。
尽管西药来势汹汹,但仍有很多中医不服。美国基督教监理会书记蓝华德曾遇到一个中医大夫来看病,要求摘除一个小肿瘤。蓝华德使用乙醚麻醉,术后,病人说自己也有麻醉药,是一种叫蟾酥的胶状物。蓝华德用食指试验了一下,几分钟后手指失去知觉,病人十分得意。但蓝华德说,我们西药中的麻醉药还有最先进的可卡因,更干净更方便。
进入80年代,传统的中医药已经无法阻止西药的普及。在一些大城市,人们开始以使用西药为荣。西药成了时髦的东西。
年1月1日,《申报》刊发了一篇《论西货近日消流甚广》报道。文章中提到多种畅销的西药商品,如治疗眼睛结膜炎的硼酸、治疗肠炎的散特宁、治疗疥癣的硫磺膏、治疗疮毒的锌软膏。这些药品的特点是,价格便宜,剂量小,符合中国人的体质。产品经推出后,取得了不错的市场口碑。由于西药使用简洁、携带方便,且药效快,在百姓中的普及速度非常快。
光绪末年,有一种韦廉士大医生红色补品,男士服用强身健体,女士服用美容养颜。在今天看来,就是一款保健品而已。当时该产品在《大公报》上大做广告,每瓶大洋1.5元,6瓶大洋8元,且免费包邮。该产品曾火爆一时。
现代人很难想象,一百多年前就开始流行保健品消费,而且还免费包邮,不只江浙沪。一百年后,人人对保健品喊打。这真是一个有意思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