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膜干燥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小儿疾病的诊断和辨症要点二
TUhjnbcbe - 2025/1/1 20:29:00

苗窍是指舌、目、鼻、口、耳及前后二阴。舌为心之苗,肝开窍于目,肺开窍于鼻,脾开窍于口,肾开窍于耳及前后二阴。如脏腑有病,往往可以反映于苗窍,故审察苗窍,可以测知脏腑病变。

(一)察舌观察舌质可知正气的虚实,看舌苔可辨邪气的深浅,审润燥可验津液的盈亏。

正常小儿舌体淡红润泽,活动自如,舌苔薄白。

1。舌质:舌质淡白为气血亏虚舌质红绛为邪入营血舌红无苔为阴虚津亏,舌质暗紫为气滞血瘀;舌红有芒刺为邪热炽盛。

2。舌苔:白苔为寒,白腻苔为寒湿内伏;黄苔为热,黄腻苔为湿热内郁或乳食积滞;剥脱苔,在热病中见者为阴液耗伤,在内伤病中见者,为宿食积滞、脾胃虚弱(二)察日主要观察眼神,以及眼脸、眼球、巩膜和结合的情况。目光有神、黑睛圆大、光亮灵活为肝背精血充足的表现。反之,目光无彩,则是病态。若孔散大而无反应,症必危重。若白珠红步,多为风热上攻;白睛色黄,多为肝胆湿热黄疸。眼睛红示,目泪汪征,须防麻疹。睡时露睛,多为脾虚。白膜遮睛或角膜软化,多为肝肾阴虚之疳症攻目,常见于维生素A缺乏症。眼睑结膜色淡,多为血虛;眼脸浮肿,为水湿上泛,常见于急性肾览。目眶凹陷,哭而无泪,多见于吐泻失水或慢惊风。目帘上视,多为肝风内动之惊风。(三)察鼻鼻塞流清涕为感冒风寒;鼻塞流黄浊涕为感冒风热;鼻齟多为肺热迫血妄行或为脾虚不能统血;鼻孔干燥多为肺热伤津;鼻翼扇动,为肺气闭塞,如肺炎重症等。

(四)察口唇主要观察唇、齿齦、舌部、口腔粘膜,以及咽部和扁桃体的情况。1。唇:唇色淡自,为气血两虚;唇色青紫为气滞血瘀;唇色樱红伴重度腹泻者,为暴泻所致的气阴两虛(酸中毒);口唇周围发青者,为缺氧,也须防惊风;唇红肿烂,为脾经火热上炽,口屏干燥为热重伤津。2.:牙齿干燥为胃热伤津;燥如枯骨为肾之阴津耗竭。齿红肿,为胃火上攻,齿出血而肿痛者,多为胃少上炎,迫血安行不痛者,为火上攻成牌虚不能摄血,龈溃烂出血而臭者,为走马牙疳。3。咽部咽部红肿、疼痛,伴发热者,为风热上攻咽喉之乳(扁桃体炎);若扁桃体红肿烂痛,伴发烧、全身皮肤出痹痧者,为烂顺痧(猩红热);咽痛微红,有灰白色假膜而不易拭去者,为白喉。

(五)察耳及前后二阴耳内疼痛流脓者,为肝胆火盛上攻,如化脓性中耳炎;若以耳垂为中心,周围漫肿疼痛者,为腮腺炎。前阴指外生殖器和尿道口,后阴指肛门。男童阴囊松弛,为肾气不足;阴囊站时肿大,卧时复原,啼哭时肿大加甚,为疝气;阴囊肿大,透光试验阳性者,为鞘膜积液;阴及阴茎水肿者,常见于肾病、肾炎的水肿。女童前阴红赤作痒,多为湿热下往或有蛲虫病。肛门红肿热痛者,为大肠实热;便后直肠脱出者,多为脾虚中气下陷之脱肛;肛门周围及臀部潮湿红晕者,注意尿布皮炎;大便坚硬带鲜血者,多为肛裂。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儿疾病的诊断和辨症要点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