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空气干燥,加之长时间对着电脑,有些朋友会出现眼睛干涩、发痒、视物疲劳、有异物感等不适症状。
如今,越来越多人被干眼所困扰,干眼高发既有客观的环境原因,也与自身用眼习惯及生活方式密切相关。那么,眼睛干就等同于患了干眼症吗?
01什么是干眼症?
干眼症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慢性眼表疾病,是由泪液的质、量及动力学异常导致泪膜稳定性下降,可伴有眼表炎症反应、组织损伤及神经异常,造成眼部多种不适症状和(或)视功能障碍。
通俗地说,我们的角膜表面有一层薄薄的泪膜,泪膜由外至内又由脂质层、水液层和黏蛋白层组成,通过眨眼的动作使眼泪均匀分布于眼球,这三层中的任意一层出现分泌异常,就会产生干眼症。
干眼症可大致分为2大类:泪腺分泌不足型和蒸发过强型。
⑴泪腺分泌不足型干眼,表现为泪腺分泌泪液不足,眼球表面难以维持湿润,即“缺水”。
②蒸发过强型干眼,由睑板腺功能障碍引发,表现为泪液中油脂不足,从而蒸发过快,即“缺油”。睑板腺所分泌的脂质层能够防止水液层的水分挥发,一旦脂质层分泌异常便容易导致蒸发型干眼,具体表现为睑板腺终末导管发生堵塞,无法正常排出睑板腺分泌的脂质,从而导致脂质分泌量减少或成分发生异常,引起泪膜异常、眼部刺激症状,可导致眼表炎症及损伤,主要症状为眼干涩、眼痛、眼痒、烧灼感、异物感、视物模糊等。
02哪些因素会诱发干眼症?
总的来说,用眼习惯、环境因素、生活方式、药物作用是诱发干眼症的主要因素,如:
一是长期熬夜和使用电子产品的人;
二是长期化妆和戴隐形眼镜的人;
三是高龄人群,尤其是女性;
四是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人群,以及长期服用一些药物的人群,包括抗抑郁药、镇痛药等。
干眼致病原因复杂,在干眼的诊断中,准确区分干眼类型,“对症下药”非常重要。
03如何预防干眼症?
干眼是一种慢性眼病,致病因素比较多,如果得了干眼,首先要纠正各种导致干眼的因素,其次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正规治疗。
(1)减少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
用眼40分钟左右休息15分钟,可以闭眼休息,也可以看看远处或者眨眨眼睛。不要在走路时看手机,也不要躺着看手机。
(2)减少隐形眼镜的使用时间,尽量佩戴框架眼镜
长期佩戴隐形眼镜可以损伤睑板腺,引起睑板腺功能障碍,造成脂质的分泌减少,增加泪液蒸发,引起干眼症。此外,长期佩戴隐形眼镜还可破坏眼部微环境,引起局部的炎症反应,释放炎症因子同样可造成眼部不适。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适当运动,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
(4)增加眨眼次数
眨眼可以使泪水均匀地涂在角膜和结膜表面,保持眼睛湿润。
(5)改善工作环境
避免直对空调风口,增加环境湿度,合理使用加湿器。
(6)适当热敷
热敷可以改善睑板腺功能。建议每天热敷1~2次,每次10~15分钟,温度控制在40℃左右。
如果尝试上述方法后干眼症状仍不能缓解,不要随意使用眼药水,请及时到正规的眼科医疗机构就诊,接受专业的诊疗。
宋秀君
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留美博士后,河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医院集团河北省区副总院长
石家庄医院常务副院长
中华眼科学会防盲学组委员
河北省眼科医师协会副主任委员
石家庄市医学会眼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委员
河北省防盲技术指导组组长、河北省防盲治盲中心主任、省眼库主任
年考取世界卫生组织奖学金于-年赴美国休斯敦大学研修。-年美国贝勒医学院眼科博士后。从事眼科临床40余年,发表论文篇,16篇被SCI收录;主编论著3部,参编10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1项、市厅级科技成果奖14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