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座城市叫“众志成城”,有一颗信心叫“万众一心”,没有人想做英雄,但面对疫情,他们挺身而出,勇担重责,不辱使命!
疫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速度就是希望。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的紧要关头,为了打好新冠肺炎阻击战,医院院领导紧密部署、层层落实,广大医护人员踊跃报名,尤其是党员干部更是身先士卒,积极要求参加抗疫斗争,进入发热门诊、隔离病房等抗疫斗争第一线。
由两名医生和七名护士组成的抗击新冠肺炎第二梯队,迅速地组建并投入了紧张而有序的抗疫战斗。这个团队由呼吸内科王永锋主任和感染科张健主任先后挂帅,带领着感染科的王晓英医生;护理由重症医学科护士长杨培凤带领着六名来自各个科室的护理骨干(她们中有撇下幼儿的母亲李培玲、宋友霞、陈懂懂,有新婚不久的王艳、张玉霞,有刚参加工作的孙超超),从年2月4日开始接管隔离病房,连续奋战七天七夜,直到2月11日与下一梯队顺利交接,圆满完成任务,谱写了一曲团结友爱、不怕牺牲、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感人篇章。
脸肿了变形了,也绝不让决心动摇了
为了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接触感染,因人员少,班次紧张,很多时候只休息两小时就得上班,尤其是上了凌晨0点--4点的班,再接着上8点--12点的,中间穿脱猴服、洗澡去掉将近两小时,剩下的两个小时根本休整不过来,但是他们深知责任重大,硬是咬牙打起十二分精神,精心护理好每一位病人。由于新冠肺炎的传染性,他们上班前两小时都不敢喝水以免上厕所,每天穿着三层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再戴上护目镜、防护面屏,紧扣两层口罩,连续五六个小时下来,再加上消毒液的熏蒸,所有人都是满脸勒痕、汗流浃背、疲惫不堪、呼吸不畅、大脑缺氧……日常再简单不过的各种操作,如抽血、输液等等在这里都变得异常困难,三层手套戴上后更是完全没有平时的手感,戴着“头盔、护目镜和眼镜,眼前一片雾蒙蒙,什么都看不清,久了还会往下滴水,鼻梁耳朵被压的生疼。宋友霞的脸上直接被勒得红肿压疼(二期压疮),杨培凤护士长看见了,顿时心疼地眼泪在眼眶内直打转。因为出汗缺水,李培玲、陈懂懂、张玉霞、杨培凤都感冒了;因为缺水,有的战友出现了尿血尿频尿急,戴上纸尿裤继续奋战;因为频繁消毒洗澡,所有人都皮肤干燥皲裂,再沾上手消时火辣辣地疼……如果你没有亲临“疫战”,你可能永远都体会不到能够自由的呼吸、如厕、喝水、吃饭、睡觉、漫步…这些在平常看来再平常不过的事是多么美好多么珍贵!
晕倒了,爬起来继续干
在王永峰主任连续在隔离病房奋战七天七夜后,感染科副主任张健接替他的工作,张健说:“我要求了好多次,现在终于来了。”2月12日,张健从早上八点穿上防护服后就一直在忙,转来了好几个患者,其中几个情况比较危急,值班的医生都很年轻,而且没有处理重急症的经验,医院感染科工作了好多年,对传染性疾病的处理有丰富的经验。他二话没说,立刻投入到了抢救病人的工作中,这一忙就到了中午一点多,工作之余他还得整理病历,因为太累了,防护服也闷,他忽然眼前一黑,咚的一声晕倒在了地上。经过心肺复苏、吸氧之后张健恢复了意识,在醒来之后,大家恳请他休息,张健坚持要求继续在隔离病房工作,二话不说又继续投入到紧张而又忙碌的工作中去。在隔离病房工作期间,面对着高危传染源,他从未惧怕过,每天细致臻密地查房,深思熟虑的研究病人的病情;亲自和杨护士长陪同重病人做CT检查,结果在检查途中病人病情加重,他们果断快速地改变转运途径,使病人转危为安;亲自和杨护士长陪同危重病人转院,从下午三点一直奔波到凌晨一点,却毫不喊累。他们这种奋不顾身、舍身忘死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舍小家、顾大家,夫妻上战场
他们这支队伍里还有一对“抗疫”夫妻——武玉坤和陈懂懂,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他们夫妻二人同时立即报名积极要求参加一线战“疫。1月27日武玉坤去发热门诊值班并隔离,陈懂懂也不甘落后,虽然对不满五周岁的女儿满是牵挂不舍,但她还是和王艳毅然剪去那一头心爱的秀发,加班加点的刻苦训练,有一次她俩光顾训练忘了时间,夜深了病房楼门锁了都不知道,好不容易才从地下一楼七拐八拐地摸索出来。在疫情期间,他们医院感染科抗疫一线,家中只有她母亲和年幼的女儿。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他们这种舍小家、顾大家的抗疫精神值得我们大家敬佩学习!
科学防护,齐心协力战病魔
由于防护物资紧缺,本该一次性使用的护目镜只能消毒后重复使用,第一天“入仓”的所有战友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眼睛红肿、流泪、畏光不敢睁眼,得了急性结膜炎,以李培玲、宋友霞、孙超超、王艳尤甚。多亏王永锋主任诊断明确并立即制定治疗方案,并且提醒他们可能是反复消毒护目镜,导致消毒液吸附蓄积引起,杨老师又赶紧咨询研究材料的北京专家,就地取材,他们将消毒后的护目镜用热水反复浸泡冲洗,终于解决了这一大难题,大家未再发生眼结膜炎,也让供应物资的曹科长稍稍松了一口气。在此值得一提的是王艳,她的症状最严重,杨老师提议让她休息,可她却坚决不肯硬是咬牙坚持,她怕自己休息了,其他同事就更累了。
在这为期七天的“战疫”中,他们医护紧密配合,团结协作,互帮互助,互相关心,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召必至,战必胜,齐心协力,勇抗疫情,相信有了他们这样无数医护人员的顽强拼搏和无私奉献,不久的将来我们定将迎来抗击疫情阻击战的胜利!
临报融媒记者汲长良通讯员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