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托马斯杰斐逊大学的CarolLShields教授在报告中介绍了原发性获得性黑变病(PAM)的诊断与治疗。
皮肤和结膜黑色素瘤的发病率增加
在美国,皮肤黑色素瘤发病率的增长速度高于其他任何一种人类癌症。与皮肤黑色素瘤一样,结膜黑色素瘤的发病率也在增长。27年间,在白人男性中结膜黑色素瘤的发病率增加了%,尤其在60岁及60岁以上白人男性人群中发病率的增长更加明显,这被认为与阳光接触有关。一些芬兰研究证实了这一点。
如何击败黑色素瘤?
识别黑色素瘤的诱发因素(如PAM)有助于击败黑色素瘤。通过分析例连续病例及后来的例患者,发现50%以上的黑色素瘤源于PAM。
PAM术语
年,Reese提出将该病命名为“癌前”黑变病(“precancerous”melanosis)。后来,Zimmerman对此持反对意见,因为很多情况下“癌前”说法不成立,他将其命名为获得性黑变病(acquiredmelanosis)。世界卫生组织随后采用了PAM这一术语。Ackerman,一位著名的皮肤科医师,认为原位黑色素瘤(melanomainsitu)这一术语更为恰当。但Grossniklaus对此持反对态度。
年,Damato和Coupland提出重新评估结膜黑色素瘤和PAM。他们指出术语PAM低估了疾病的严重性,“黑变病”仅限于临床描述,并建议使用更精确的病理术语——结膜黑色素细胞上皮内瘤样病变(conjunctivalmelanocyticintraepithelialneoplasia,C-MIN)。这是根据水平传播的模式、从基底层扩散到表面的垂直度以及细胞学异型性分级进行分级。
PAM流行病学
有研究对例PAM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发现96%的白种人患有PAM(平均发病年龄56岁)。PAM可发生在结膜上的任意一点,包括球结膜(91%)、角膜缘结膜(55%)、穹窿部结膜(13%)、睑板结膜(12%)、泪阜部结膜(11%)和角膜(23%)。调查发现,PAM平均发生在结膜3点钟方向。
众所周知,PAM可导致结膜黑色素瘤。如果PAM患者结膜上皮上有细小色素斑点,其中多数可能为良性种族遗传性黑变病,则PAM恶变的风险很小,远低于1%(此处内容略,具体请见全文)。
多数结膜黑色素瘤源于PAM
有人可能认为,通过识别和清除PAM即可简单地预防所有黑色素瘤。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首先,很多患者和医师认为PAM的小斑点是无害的;其次,PAM表现多样,可能被误认为是色素结膜病变,包括种族遗传性黑变病、继发性黑变病和痣。种族遗传性黑变病易发生在肤色黝黑人群(不论非裔美国人、亚洲人或欧洲血统)中,且色素通常集中在边缘并向角膜两侧逐渐扩散。PAM多为单侧发病。PAM也可伪装为黑素细胞痣,但是童年期痣通常见于鼻或太阳穴边缘,无角膜受累表现。
PAM的临床特点
PAM的临床特征包括有上皮内色素沉着,色素沉着扁平、单侧发生、参差不齐且多焦点,特别是跗骨、穹窿部结膜和角膜上皮色素沉着。PAM病灶可为任意大小,结膜上1~12点钟区域皆可涉及。PAM病灶可出现在跗骨、穹窿部结膜,而痣位于这两处是明显不同寻常的。皮肤白皙者和有结膜黑色素瘤病史者出现色素沉着时,应高度怀疑PAM。通过裂隙灯活组织显微镜检查可直接观察PAM病灶。
PAM的管理
PAM的管理取决于病灶尺寸和病变程度,皮肤或结膜黑色素瘤病史,受累组织如角膜、泪阜部结膜、跗骨结膜或球结膜,患侧眼球和对侧眼球状态,以及患者的身体状况。通常情况下,PAM病灶都很小,占结膜的1/12或更小。PAM病灶较大时,应考虑治疗。活组织检查是研究异型性PAM组织病理学特征和评估黑色素瘤发生风险的主要方法。最好能完全切除PAM病灶。手术时,可选择切除PAM全部病灶或使用双次冻融冷冻术进行治疗。若进行活组织检查取样,切口边缘可应用冷冻疗法。对于复发性PAM,可使用手术切除或冷冻疗法进行治疗,病灶小时,治疗可在门诊内完成。如果PAM广泛性复发(角膜受累),可局部使用丝裂霉素,但是需要1周的时间才能观察到完整或不完整的治疗反应,且可能发生局部*性反应。对于结膜黑色素瘤患者随访期出现的PAM应立即进行治疗。在4~6个月的随访期内有必要进行相关检查。
PAM何时恶变为黑色素瘤?
当PAM病灶增厚、呈棕色、棕褐色或粉色且内部出现血管时,应考虑黑色素瘤可能。早期检测出黑色素瘤可能有助于减少肿瘤转移。芬兰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黑色素瘤淋巴结转移的10年累积发病率为11%,肿瘤厚度2mm时淋巴结转移风险较高。因此,对于扁平PAM应尽早进行相关检查和管理,这可能有助于预防黑色素瘤的发生。
(《眼科学大查房》原创作品,未经书面授权,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