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卫生健康委公布
年1月份全省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报告显示年1月1日0时至1月31日24时全省传染病发病共例死亡23人!年1月1日0时至1月31日24时,全省共报告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例,死亡23人;本月除鼠疫、霍乱、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人感染H7N9禽流感无发病报告外,其余15种甲、乙类传染病均有病例报告。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为:梅*、肝炎、肺结核、淋病、猩红热,占报告发病总数的97.16%。报告死亡数居前两位的病种为:艾滋病、肺结核,占报告死亡总数的%。
年2月19日附表:年1月江苏省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发病、死亡统计表
冬季气温较低
大家要特别注意防范呼吸道传染病
▼
甲型肝炎
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引起的一种以肝脏损害为主的肠道传染病。该病以粪便和饮食为主要传播渠道,病人的粪便、尿、呕吐物污染周围环境,食物、食具、水源或人的手染上病*后未经消*,很容易传染给他人。
甲型肝炎病*进入人体约2~6周,患者会出现发热、厌食、腹泻、腹痛、关节痛等不适症状。90%以上的患者不出现皮肤和巩膜的*染,且因症状轻微,不经治疗而自愈。
防护措施
1.提高个人卫生水平,流动水洗手及洗餐具,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习惯。
2.积极对食具及便器进行消*;
3.尽量不喝生水,防止饮用水被粪便污染;
猩红热
猩红热临床表现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的脱屑。“口周苍白圈”,“杨梅舌”为特有的症状。人群普遍易感,发病多见于3~8岁小儿。
防护措施
1.人多场所要避免;
2.积极进行通风换气和湿式扫除,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4.每天勤观察观察咽部有无炎症,全身有无皮疹,必要时应给小儿复方新诺明等药物进行预防。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疱疹病*的一种)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全年皆可发病,以冬春季节多见,感染性强、传播快。水痘通过患者咳嗽产生的飞沫或散布在空气中的鼻咽喉分泌物传播,也可经人与人接触直接传播,或接触到水痘痘浆污染的物品而间接传播。
潜伏期为10~24天,平均14天。
防护措施
1.保持卫生清洁,教室、宿舍勤开窗通风,做好消*工作;
2.接种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
4.一旦发现水痘患者,建议立即就医并采取隔离措施。
流行性出血热
得了出血热首先会发烧,以高热多见,多为38-40度。典型表现是发烧、困倦无力的同时伴有以腰痛为主的全身肌肉关节酸痛,颜面、颈部及上胸部皮肤充血潮红,像喝醉酒(医学称“三红”表现),头痛、腰痛、眼眶痛(医学称“三痛”表现)。部分病人还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消化道症状。
防护措施
1.灭鼠是预防本病流行的关键;
2.接种出血热疫苗是预防出血热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3.保持室内清洁、通风、干燥,避免与鼠类及其排泄物(尿、粪)或分泌物(唾液)接触,不饮食生冷特别是可能被鼠类污染过的食物、水和饮料等;
4.避免皮肤粘膜破损,如有破损,应立即用碘酒消*处理。
肺结核
肺结核的主要症状是连续咳嗽、咯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有血丝。同时,还可能伴有胸痛、盗汗、午后低热、全身疲乏、食欲减退等其他常见的症状。
防护措施
1.做好人口密集场所的通风和环境卫生工作;
2.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3.为新生儿及时接种卡介苗。
出现这些症状要引起警惕发热:一般会烧3-5天,体温可高达39℃-40℃,可能出现怕冷、寒战、手脚冰凉、头痛等症状。越小的孩子越不会表述,可能表现只是烦躁、哭闹等。
眼部表现:很多人还会流泪、有眼屎或眼睛稍充血等。出现这些情况时别以为只是结膜炎,更不要简单地把这些异常归结为“上火”。
鼻炎症状:搓鼻子、打喷嚏、流鼻涕,如果不多则易成为“鼻屎”;小孩子可能会表现为哭闹、张口呼吸、打呼噜等。
喉咙不舒服:喉咙干、痒、痛;小孩子可能表现为爱哭闹或者怕吃东西,尤其是固体类食物。
咳嗽:多为阵发性,每次咳嗽声数可能不是很多,但会比较频繁,而且多是干咳。
其他不适: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小孩子容易哭闹、粘人。
来源: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今日探讨
结膜瓣遮盖与角结膜移动术是治疗角膜溃疡的常用手术。很多兽医朋友可能会困惑,同样一个角膜溃疡,什么时候用结膜瓣?什么时候用角结膜移动术?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两个手术的应用区别。
结膜瓣遮盖术VS角结膜移动术结膜瓣遮盖术
术式:
分离健康结膜→遮盖角膜创伤部→将结膜与角膜缝合→结膜创口缝合(如有)→术部封闭(角膜保护镜、眼睑缝合或瞬膜遮盖等)
类型:
带蒂、岛状、桥状、度或度遮盖等
目的:
对脆弱的角膜进行物理防护
通过结膜血管对角膜进行营养供给以加快角膜修复
(小范围角膜穿孔时)遮闭穿孔,防止眼内物质渗出
图:带蒂结膜瓣遮盖手术
结膜瓣手术不需要非常复杂的眼科器械,通常也无需专业的眼科手术显微镜,手术相对简单。对基质层、后弹力层膨出的角膜溃疡的修复效果良好。如溃疡穿孔面积不大,此手术也能适用。因此适用范围非常广,也是眼科专业兽医初期起步时非常容易上手的一个手术。
图:角膜穿孔使用带蒂结膜瓣遮盖术术8周后
但结膜瓣手术的缺点也显而易见。最大的缺点就是术后角膜的瘢痕化(白色混浊,如上图)。特别是靠近角膜中心的术后瘢痕化,对预后视力的影响极大。很多久治不愈的角膜溃疡,也许饲主提出的目标是“恢复角膜健康,让动物能看见”,但如果我们兽医,特别是眼专科兽医,仅仅以如此“低标准”的治疗目的来要求自己,是远远不够的。眼科治疗的最大目标应该是“尽量将病情恢复至疾病发生前的状态”,对角膜溃疡诊治而言,我们的治疗目标应该是“尽量恢复角膜透明性,使视力恢复程度最大化”,而不应该仅仅是“把溃疡治好”就完事。说白了,原来小小一块溃疡区域,结果你术后半个角膜都发白看不见,视力比以前更差了,你好意思说把眼睛治“好”了吗?
另外,结膜瓣手术的另外一个缺点是:对角膜穿孔的支撑力较差。经常有兽医反映结膜瓣手术后,原来的溃疡部位有鼓泡(凸起)现象,为什么?因为结膜是相对柔软的组织,延展性强、弹性大,角膜穿孔时房水等眼内物质向外溢出,就像吹泡泡一样将结膜瓣吹大了。穿孔越大,结膜瓣支撑力越差,术后房水溢出风险越高,更不适用结膜瓣遮盖手术。
角结膜移动术
术式:
去除变性角膜(四方切除)→相邻部位角膜半层分离→角巩膜缘结膜分离→角巩膜缘分离→病变部位的遮盖→角膜与角膜缝合→结膜与角膜缝合→结膜创口缝合→术部封闭(角膜保护镜、眼睑缝合或瞬膜遮盖等)
类型:
通常仅1种(四方-小梯形-大梯形切割)
目的:
用健康角膜遮盖角膜缺失部位(如溃疡或穿孔)以进行物理填补
通过健康角膜基质和上皮的移动,迅速恢复病变部位角膜基础机能
(角膜穿孔时)遮闭穿孔,防止眼内物质渗出
角结膜移动术是7、8年前开始在兽医界流行起来的一种手术。简单而言就是将病变的角膜用周围的健康角膜来代替。因为健康角膜不做全层切除,没有完全脱离,所以严格而言称不上“移植”,称作“移动”术更为合适。另外需注意没有办法仅仅移动健康的角膜,与角膜相连接的结膜也需进行分离和移动,因此称“角结膜移动术”。
图:角膜穿孔使用角结膜移动术术8周后
相比结膜瓣遮盖手术,角结膜移动术的优势在于:
术后愈合部位瘢痕少、透明度高,视力恢复效果佳
对角膜穿孔支撑力强,术后无鼓包或房水溢出
同时需要注意,角结膜移动术的缺点在于:
需专业手术显微镜,手术难度相对较大
不适用于面积较大的溃疡或穿孔(可供移动的健康角膜面积不足)
用于猫时可能造成猫角膜黑色坏死症(理论上)
术后角膜透明度高、视力保留效果好,使角结膜移动术逐渐在某些病例中替代了结膜瓣遮盖术。另外对于较大穿孔的修复,仍建议使用角结膜移动术。
结论
对于角膜中心的溃疡,尽量使用角结膜移动术,减少术后瘢痕化对视力的影响。对于非角膜中心的、较浅的溃疡,可以使用结膜瓣遮盖。医院,即使溃疡部不接近角膜中心,也应尽量使用角结膜移动术来代替结膜瓣遮盖,保证术后整个角膜的透光性。最后,对于较深的、且因面积过大而无法使用角结膜移动术的溃疡,可能需要考虑使用角膜补片或角膜移植等其他方法,我们会在今后的推送中再和大家交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