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膜干燥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祛燥生津汤解读干燥综合征的同病异治恢复健
TUhjnbcbe - 2021/6/7 19:17:00
北京医院治疗皮肤科 http://m.39.net/pf/a_4781509.html

干燥综合征

中医辩证

中医是怎么辩证干燥综合征?同病异治法

01

中医辩证

干燥综合征症状出现口干、眼干、关节疼痛、部分患者出现牙齿脱落,肺纤维化、间质性肺炎,肾损伤,肝硬化等,危机生命。

干燥综合征中医属“燥症”范畴,以泪液、唾液分泌减少为特征。卢老认为,从整体调理以活血化瘀,益气布津,温阳益阴,清热润燥,宣肺布津、滋补肝肾为原则,从而达到润燥生津的达到正常状态。

02

燥热阴亏型

1.中医辩证干燥综合征:两眼干燥口咽干燥,五心烦热,小便短赤,大便燥结,或伴干咳无疾。舌红,苔少或无苔,脉细。

辩证属:燥热阴亏型。

分析:燥热阴亏,肝阴不足,则两目干涩;

治则:养阴生津,润燥清热。

03

燥热血虚型

2.中医辩证干燥综合征:口眼干燥,两眼红赤或有异物感,腮部肿胀热痛,皮下紫斑,或伴关节疼痛。舌黯红或有瘀斑,苔光或薄*燥,脉细涩。

辩证属:燥热血瘀型:

分析:燥热津伤,失于儒润,则口眼干燥,或眼中异物感;燥热入血,血热内迫,则目赤;血热瘀*,则腮部肿胀热痛;血燥而瘀,溢于肌肤则皮下

紫斑;痹阻络脉测关节疼痛;

治则:活血化瘀,养阴生津。

湿*化燥型

3.中医辩证干燥综合征:口苦口黏而干,双目眵多,但感干燥,腮部肿胀发酸,牙龈肿痛,胸脘烦闷,纳呆食少,口臭,口渴不欲饮,小便短赤,大

便溏滞或秘结,关节红肿胀痛。舌红,苔*腻,脉滑数。

中医辩证属:湿*化燥型。

分析:湿热*邪,灼津化燥。邪在肝经坝双目眵多,但感于燥;邪在胃经,则腮部肿胀发酸,牙龈肿痛;邪在中焦,则胸院烦闷,纳呆食少,口臭,

口渴不欲饮;邪在下焦,则小便短赤,大便搪滞或秘结;治则:滋阴生津,化*淸燥

气阴俱亏型

4.中医辩证干燥综合征:形倦神疲,少气懒言,口干咽燥,声音嘶哑,两目干涩,视物模糊,鼻干不适,手足心热。舌红胖,苔少而干,脉细数或细弱。

中医辩证属:气阴俱亏型。

分析:燥热久稽,阴损气耗。气虚,则形倦神疲,少气懒言;津伤,则口于咽燥,声音嘶哑,两目干涩,视物模糊,鼻干不适;

治则:益气养阴,润燥生津。

阴阳两虚型

5.中医辩证干燥综合征:病延多年,见口、眼、鼻干燥,面色苍白,关节隐痛不休,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阳痿。舌红或淡,少苦,脉沉弱。

辩证属:阴阳两虚型。

分析:病延日久,阴损及阳。阴亏见口、眼、鼻干燥;阳虚气弱,血不上荣侧面色苍白无华;血失温运,关节经络失养测隐痛不休;肝肾阴虚,虚阳上扰,则头晕耳呜;肾虚阳弱,则腰膝酸软,阳痿不举;

治则:补益肝肾,滋阴壮阳。

中医辨证施治“燥痹症”(干燥综合征)主要病因是阴阳两虚、气阴俱亏、湿*化燥症、燥热血瘀、燥热阴亏等出现气血运行不畅;器官功能下降和相互不协调;运化平衡被打破而致。

祛燥生津汤是通过全面的了解分析病情,从整体调理以活血化瘀,益气布津,温阳益阴,清热润燥,宣肺布津、滋补肝肾为原则,从而达到润燥生津的达到正常状态。

1
查看完整版本: 祛燥生津汤解读干燥综合征的同病异治恢复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