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辩证~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辨证论治又称为辨证施治。包括辨证和论治两个过程。
干燥综合症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口、眼干燥,并可累及肾、肺、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多个系统,引起的全身器官受累。表现有肌肉无力、全身酸痛、干咳、胸闷、癫痫、软瘫、原因不明的肝炎、肝硬化、慢性腹泻等。干燥综合征好发于绝经期以后或30-40岁的女性,发病率约0.3-0.4%,在老年人群中高达0.77%。但由于本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化,易被忽视或误诊。一部分病人,尤其是年轻女性,在疾病早期无明显症状,同时一部分老年女性,并没认识到口、眼干也是一种病。
辨证即是认证识证的过程。证是对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反映的概括,包括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反映这一阶段病理变化的本质。因而,证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揭示疾病的本质。所谓辨证,就是根据四诊所收集的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和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离的两部分。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的手段和方法。通过论治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的正确与否。辨证论治是认识疾病和解决疾病的过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是指导中医临床工作的基本原则。
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由于它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因而它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质。
中医辩证辩证施治“燥痹症”(干燥综合征)主要病因是阴阳两虚、气阴俱亏、湿*化燥症、燥热血瘀、燥热阴亏等出现气血运行不畅;器官功能下降和相互不协调;运化平衡被打破而致。
祛燥生津汤是通过全面的了解分析病情,从整体调理以活血化瘀,益气布津,温阳益阴,清热润燥,宣肺布津、滋补肝肾为原则,从而达到润燥生津的达到正常状态。
祛燥生津汤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治疗干燥综合症
第一阶段:滋补肝肾,行中气,软坚散结,养血疏络活血化瘀,调节免疫力,为第二阶段做好铺垫。
第二阶段:有了第一阶段的基础,再采用补脾益阴、滋胃生津之法,活血化瘀,温阳益阴、清热润燥,以旺盛化源,宣肺布津、滋补肝肾为原则,提高自身免疫力。
第三个阶段:强调活血化瘀,滋养肝肾补益心脾,增液生津,改善口干眼干,分泌腺的分泌功能,以达到气血充足(也就是免疫力正常)从而恢复健康状态。
祛燥生津汤治疗优势
祛燥生津汤与西医治疗干燥综合症的区别,西医在治病的过程中是采用杀死病*的以及细菌的方式达到治疗的效果而对干燥综合症也没有所谓的特效药(而杀死的这些有害病*依然会残留在身体内,从而滋生其他有害病*,这是就是大家知道的副作用)中医祛燥生津汤与之相反,祛燥生津汤不是以杀死病*为主,而是了解病*所需要的生存环境,通过调理身体体质让其病*不能正常生存在体内,从而排出体内,没有任何残留,不会产生任何副作用,祛燥生津汤巩固期的是可以形成抗体体质,不易再次被病*入侵,从而达到治疗的病患不易复发的原理。
八纲辨证中医学在历史上所形成的辨证分类方法有多种,其中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八纲辨证。八纲是辨证的总纲,包括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辨证就是运用八纲通过四诊所掌握的各种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以辨别病变的部位、性质、邪正盛衰及病症类别等情况,从而归纳为表证、里证、寒证、热证、虚证、实证、阴证、阳证。比如一个患者主诉头痛,那么首先要分清头痛的性质,是虚性头痛还是实性头痛,是外邪侵犯引起的头痛还是脏腑本身病变引起的头痛。
阴和阳是八纲的总纲。当见到属于抑制、沉静、衰退、晦暗等表现的里证、寒证、虚证一般归属为阴证,比如面色皓白或黯淡,精神萎靡,倦怠乏力,畏寒肢冷,气短声低,口淡不渴,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胖嫩,舌苔白,脉象沉迟无力。而当临床上见到兴奋、躁动、亢进明亮等表现时,多为体内热邪壅盛或脏腑阳气偏亢,诸如面红目赤、烦躁不安、发热、口渴喜冷饮、声高气粗、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脉象洪数有力这一组症状。
表和里用以概括病证表现部位的深浅和病势的轻重。表证病情较轻,多表现为皮肤等表浅的症状,比如鼻塞流涕,咳嗽咽痒;里证病情较重,多表现为脏腑等严重的症状,腹胀疼痛,便秘或腹泻。
寒和热是指疾病的性质。寒证大多是人体的生理机能衰退或对有害因素的适应性反映能力低下的表现,比如畏寒喜暖,痰涎清稀;热证大多是对有害动因反应能力旺盛的表现,诸如发热、烦躁,痰涎*稠。
虚和实是人体与致病因子相互斗争状态的反映。虚证表现为正气(指一般物理机能和防御机能)不足,是全身机能或某种重要脏器功能衰弱表现;实证是邪气有余(病症多表现急剧,显著,为机体与有害动因剧烈斗争的反应)。
八纲辨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六纲可分属于阴阳,八纲应以阴阳为总纲。第二,八纲病症可互相兼见,如表寒里热,表实里虚,正虚邪实等。第三,八纲病证可在一定条件下,向对立面转化。一般有阴证转阳(表示病情好转),阳证转阴(表示病情恶化),由里出表(表示病势向愈),由表入里(表示病势发展),由虚转实(预后良好),由实转虚(预后较差),热证变寒(表示正虚),寒证变热(多为邪实)。
?北京市昌平区小汤山镇沙顺路88号长按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