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所有的中医看到舌光剥无苔,都会判断为阴虚,用滋阴的方法,看到口苦咽干用小柴胡汤。如果治病这么简单,早就天下无病了。阴虚本身是表象,并非是病机。本文通过一例干燥综症的治疗来谈谈阴虚的病机及治疗方法。
病案介绍
病人是我的母亲,年龄66岁。从年轻起就牙痛,至今牙齿几乎拔光了。有高血压,夜尿频,长期服用降压药。14年左右口苦口干眼干,拔罐有很多水泡。饭量小,大便不干。看过不少名老中医,诊断为阴虚,西医诊断是干燥综合症。中西医治疗均无效,六味地*丸、知柏地*丸等各种滋阴药服用无效,西医用激素治疗,基本没有好转过。遇到阴雨天气加重,背痛手关节痛加重。我的用药是补阴略加扶阳的思路,效果有一些,不理想。15年12月到16年2月,一位经方扶阳派医生用大剂量小柴胡或枳实半夏类方治疗,牙痛加重。16年3月,我用大剂量附子g乌头30g及桂枝汤牡蛎龟板类方,症状有所减轻。16年8月用两次控涎丹,吐出一些痰涎,下黑便。之后身体出现发酸。吃过一些补药,时好时坏,阴雨天加重。后来停药,血压一度飙升晕倒,送医院急救。降压药一直没有停,后来换了降压药,才有所控制。17年冬天坚持艾灸,各种症状一直控制很好。
病程大致如此,症状也不算很繁杂。一开始我的治疗都是边看书边应用,看经方派的书就用经方,看火神派的书就用四逆汤,但是真正的病机,却从来没有一个医书能够讲明白的。有很多中医整天把四大经典放在嘴上,吹嘘自己辩证如神,疗效如何,真不知道他们的自信是哪里来的。以我的服药和治疗经验,任何的药或者艾灸都有很大的副作用,也并非有病则病受之。虽然经过这么多误治,还好母亲是劳动人民,身体底子不错,没有造成太大的恶果,现在还能带孩子做家务,每周还坚持去参加各种活动做各种免费的理疗。如果自己没有学中医,被各种庸医持续误治,后果也无法预料。
第一幅图片是14年招聘,第二幅图片是现在图片。可以看见裂纹有减轻。
病情分析
从这个舌苔无苔和裂纹来看,判断为阴虚没有问题,高血压代表阳亢,就是阳气不降,口苦口干,代表肝火胆火不降。病人还有一个症状是夜尿频,代表膀胱气不足。胃口差代表病人胃气脾气不足。所有这些症状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绝大部分医生会用阴虚解释,为什么会阴虚呢?就不知道了。那个用小柴胡来治病的经方扶阳派医生提到了病因是痰,大剂量小柴胡汤吃下去,虽然牙痛,确实有一些痰吐出来,看来她的判断是对的,但是用药有问题。顺着这个思路,我用了大剂量四逆汤,貌似有效,不明显,破气血很厉害。后来又用了控涎丹,两次均吐出不少痰。之后病情有所减轻,后来身痛变成了全身酸,胃里都酸。痛为气有余且瘀堵,酸则代表气血不足。应该是控涎丹破气血了。之后用了*芪枸杞人参一类补药,效果不理想。后来又尝试艾灸,酸痛均有减轻。之前也尝试过艾灸,结果是干燥会立即加重。这次冬天艾灸几个月了,症状持续减轻,干燥症状还有一些,饭量增加,但是阴雨天还是有酸痛。
病机分析
下面谈谈我对这个病机的理解。首先,我们看看健康人的气血运行是怎么样的?根据我的模型,脾胃产生阴气,肾产生阳气,当然其他的脏腑也会有气或参与气的运行和转化储存,但是作用相对次要。阴气就是脾胃大小肠消化的营养物质,脾胃的消化需要消耗肾气。阴气往全身输布,用于消耗。多余的阴气在肾气的作用下会生成血和精储存起来。阴气走前身即营气,阳气走后背即卫气。并通过经络这些主干道输布到全身,而血和津液则是随着气的推动而输布到全身。百病始于积,有时候积会导致气瘀堵,会有疼痛,有时候气会短路,就是瘫痪一类的毛病,有时候会导致气过津液不过,则出现干燥,气过血不过则是静脉曲张。
为什么肾气很旺,却没有用来消化饮食呢?这就是中医讲的脾约,就是痰饮把脏腑的表面覆盖住了,气无法通过,脾胃的功能被约束了。同时脾胃的阴气无法输布,因此导致了全身干燥。
造成瘀堵可能是饮食过量造成,或者饮食不足,或者受寒。如果饮食不足或消耗过多,阴气不足,则精血不足,肾火会过旺。如果肾火过旺则造成津血的亏耗,使津血浓稠,造成痰饮血的瘀堵。瘀堵导致津液阴气不通,导致干燥。我目母亲血液粘稠,验血也是如此。我母亲小时候赶上了五九年的人祸,很可能是饥饿导致的。有人说灾民多了,不是每个人都得这个病啊!这就跟体质有关了。
为什么用大剂量附子会有效呢?这就是壮火食气少火生气。附子本身没有气,只是燃烧肾精来产生气,大量肾精的消耗,会导致肾气的减少,也会把多余的气消耗掉。在肾气不足时,附子也会产生肾气。附子也可以达到一定的疏通中焦的作用,但是对于经年久积,仅仅有热量是无法去掉的,这就是大量热药虽然能吐掉一些痰,效果却不好。
为什么一开始用艾灸会干燥加重,后来用反而减轻了呢?这是在使用控涎丹之后,去掉了一些痰饮,同时消耗大量的气,这时再用艾灸补气,一方面本身有气虚,另一方面,淤堵去掉一些,津液可以恢复部分运行。为什么不继续攻下痰饮呢?控涎丹呕吐腹泻、艾灸都会损伤精血,损伤正气,所以中病即止,就是这个意思。继续攻下去后果也不可预料。
知道了阴虚的病机,再对症治疗就会有的放矢了。
纯阴虚
如果是病人肾火过旺、中焦没有淤堵,那么完全可以滋阴去火,六味地*丸这里就对症了,这种纯阴虚的症状是比较少的,生活条件比较差的劳动人民,可能会出现。
脾胃实火阴虚即阳明病
如果碰到大便不通大便干的阴虚火旺,则必须首先通大便,然后再对症施治。
虚火阴虚,病人精血尚足
上焦有火或有发热,而中焦虚寒,饮食不化,可以用甘温除大热、引火归元之法。可以用理中汤四逆汤一类,火神派扶阳派都知道,剂量不可太大,疏通中焦即可。艾灸也是如此。所谓引火归元甘温除大热,必须在精血没有大亏中焦淤堵不严重的情况下才能使用。
中焦有轻微淤堵,靠一点热药帮助脾胃运化,中焦一通,阴气升阳气降,则大热除虚火降。
如果中焦淤堵严重,精血不亏,用热药则需要消耗太多精血,往往就没有吐法和泻法对正气的损耗要少了,吐还是泄,则要根据堵的位置了。我目母亲的病属于这种情况,不仅中焦脾胃淤堵,肌肤经络也有淤堵。就需要吐泻拔罐艾灸服药这些手段的综合治疗。如果气虚精大亏,以上方法决不能使用,否则徒伤正气。
虚火阴虚,外热内寒,精血大亏
如果病人外热内寒,阳气在体表和上焦,用点热药就上火,用点寒药就腹泻或腹胀,精气血大虚之人,再用药物,往往无法疏通中焦,反而徒消耗气血。就只能靠收敛心神,用打坐静养催眠的方法,引火归元,待正气逐步恢复之后再进行治疗。打坐和站桩虽然都是静功,但是一收一散。站桩或者蹲墙功一类的是调动肾气以达到排寒排*的目的,肾气极虚之人不能乱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