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与干燥综合征均为风湿免疫病中常见疾病,且常共同发病,流行病学资料表明,类风湿关节炎中合并干燥综合征者约占26%~31%。
(图源:摄图网)
类风湿合并干燥综合征的病因病机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感染、内分泌等诸多因素有关。
类风湿合并干燥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关节症状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均可见关节肿胀、压痛、晨僵等关节症状,可累及双手指关节、腕、膝、踝等。晚期类风湿患者由于滑膜、软骨破坏、关节周围支持性肌肉的萎缩及韧带牵拉而出现骨质疏松、关节畸形和半脱位。
70%干燥综合征患者在其病程中可有关节疼痛,但仅10%患者表现为关节炎。
目前研究认为类风湿合并干燥综合征关节症状及关节破坏程度,基本与类风湿相似。
腺体症状干燥综合征患者外分泌腺均可遭受破坏而出现排泄功能障碍,因泪腺、唾液腺部位浅表且体积较大,故患者以口干及眼干症状最为明显和常见。
临床上,类风湿患者出现干燥症状者并不少见。有调研收集了例类风湿患者,其中28%出现至少一种干燥症状(口干或眼干)。
(图源:摄图网)
脏器损害类风湿及干燥综合征均为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故可导致全身多脏器的受累,如血液系统受累、肺间质纤维化、自身免疫性肝病、甲状腺疾病等,
有报道8.8%干燥综合征患者在发病过程中出现贫血,类风湿合并干燥综合征患者出现贫血中约占23.4%,认为与疾病病程及活动度有关。
类风湿合并干燥综合征的辨证分型在证素分布上,类风湿关节炎继发干燥综合征的病性为湿、寒、血虚、阴虚、血瘀,而病在筋骨、经络、肝、肾,以筋骨为主;
较之于单纯类风湿的患者来说,类风湿合并干燥综合征患者湿邪更重,阴虚、津亏、燥等征象更明显,病位更趋向于筋骨、肾;故类风湿关节炎合并干燥综合征的证型可辨为筋骨寒湿证、阴虚津亏证,多为虚实并重证。
中医认为干燥综合征的治疗在于养阴生津、益气润燥、活血化瘀;而类风湿合并干燥综合征的患者虚实夹杂,疾病错综复杂,治疗时应辨疾病的轻重缓急。
(图源:摄图网)
如类风湿活动期患者常有明显的关节肿痛、僵硬感,治当祛风除湿、通络止痛,而祛风湿药物大多辛温燥烈,易伤阴液,从而加重干燥症状,故临证时常配伍天花粉、石斛等甘润之品以祛邪而不伤阴;
若患者类风湿病情稳定,以干燥症状为主时,治疗时应以养阴、生津、润燥为主,并佐以祛风湿通经络之品,尽量选用如青风藤、络石藤等药性较为平和的藤类药物,以期养阴而不碍邪。
参考文献:
[1]刘红美."类风湿关节炎继发干燥综合征合并关节脓肿1例."广东医学.()
[2]刘红美.().类风湿性关节炎诱发干燥综合征26例临床特点分析.山东医药,.doi:CNKI:SUN:SDYY.0.-30-.
专家
介
绍*闰月
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国医大师李济仁教授学术传承人,医院风湿免疫研究团队负责人,中华中医药学会免疫分会青年副主委,广东省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委会副主委,国家公派荷兰访问学者,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医院拔尖人才,首届广州市科普名师。
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痛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风湿免疫病。
*闰月大夫挂号提醒风湿患者如需面诊*闰月大夫或网络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