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膜干燥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网传食品干燥剂爆炸溶解男童眼球真相是
TUhjnbcbe - 2022/3/3 16:00:00

近期,一段关于干燥剂爆炸导致一名男童眼睛被溶解的报道在网上疯转。

有视频报道称一名8岁男孩把干燥剂放入水瓶中,结果发生了爆炸,虽然医生给他进行了紧急处理,但是由于液体侵蚀太严重,孩子的眼球还是被烧坏。

南都君查证发现,央视《第一时间》栏目以及央视新闻官方微博早在年11月就报道过该新闻。

央视《第一时间》视频截图

消息中的男孩5岁,而不是最近视频所说的8岁。据当时央视报道称,一5岁男孩把一包海苔袋内的干燥剂兑水,准备吹泡泡,但在瓶子里摇几下就爆了,溅到眼球和脸部,导致男孩脸部水肿、脱皮,右眼结膜、眼睑肌肉被灼伤,可能失明。

据医生当时介绍,“要防止碱性物质渗到眼球里面去,如果继续向角膜里面,向眼睑房、晶体、眼内渗透的话,这个眼球将来可能会慢慢溶解掉,没有这个眼球,也就没有视力。”

事实上,干燥剂导致意外事件的新闻层出不穷。南都君用“干燥剂+爆炸”进行网络搜索,有多篇相关新闻:

网传的干燥剂爆炸试验。

干燥剂究竟有多危险?

真的遇水就爆炸?

南都鉴定曾做过一个

干燥剂潜在危险的鉴定

实验结果显示

并非所有的干燥剂都会发生爆炸

但生石灰做的干燥剂

在密封环境下确实会有爆炸危险

一起来看看实验过程

样品:十多包不同种类干燥剂

在试验前,南都记者准备了十多包干燥剂,包括饼干中的天然矿物成分干燥剂,鞋盒、医药品中的硅胶干燥剂,瓜子中的脱氧剂,海苔中的石灰干燥剂。这些干燥剂样品,外观都有“不可食用”的提醒字眼。

南都鉴定样品:天然矿物成分干燥剂。

试验:干燥剂样品遇水未发生爆炸

干燥剂遇水是不是真会发生爆炸?

工程师将南都记者准备的十多包干燥剂拆开,按照干燥剂的类型分别置于四个塑料瓶中。四种干燥剂,分别为硅胶干燥剂、脱氧剂、天然矿物成分干燥剂以及石灰干燥剂。

南都鉴定样品:石灰干燥剂。

试验开始,工程师将每一种干燥剂样品中,都加入一定量的矿泉水。

南都鉴定样品:硅胶干燥剂。

南都鉴定样品:天然矿物成分干燥剂。

硅胶干燥剂样品刚遇水时,发出滋滋声,浸水30分钟后未出现明显反应。

脱氧剂遇水,30分钟中均没有明显反应。

天然矿物成分干燥剂遇水,则表现出明显吸水性,30分钟后,天然矿物颗粒变重。

石灰干燥剂遇水,30分钟内没有明显反应,手直接接触也没有灼热感。工程师随后将沉淀物拿出来,显示有杂质。工程师解释,从实验结果看,石灰干燥剂的成分可能并不是生石灰(氧化钙),所以遇水没有发生升温爆炸等化学反应。

南都鉴定样品:石灰干燥剂遇水反应。

南都鉴定实验用的石灰干燥剂拿出来显示有杂质,不是纯生石灰。

工程师:生石灰干燥剂遇水密闭空间内会发生爆炸

工程师透露,不同种类的干燥剂,成分不同,并非所有干燥剂遇水都会发生爆炸。比如,硅胶干燥剂和矿物干燥剂,遇水之后只会发生物理反应。试验中的几款干燥剂,就只是产生了物理反应,无其它反应,也不会发生爆炸。

但如果是生石灰干燥剂(本次试验南都鉴定团队未发现该款干燥剂样品),它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氧化钙在遇水后会产生急剧的化学反应,瞬间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如果加入的量较少,可能会使塑料瓶变烫和变形,一旦加入的量达到一定程度,同时塑料瓶又处于封闭状态,塑料瓶可能会发生爆裂,瞬间产生的热量还可能将人灼伤。

工程师表示,之前他专门拿生石灰干燥剂做过相关的试验,当时整个塑料水瓶都被烧坏了。

由此可见,干燥剂遇水会发生爆炸的说法,不太准确。

“现在随着媒体曝光,比较多的企业意识到生石灰危害比较大,不再使用低廉成本的生石灰,像烘焙类食品中,使用生石灰干燥剂的越来越少了,但也不排除还有其他极个别的产品还在使用生石灰。”

鉴定结果,不是所有的干燥剂都会发生爆炸,只有生石灰做的干燥剂容易发生爆炸,但家长不能忽视干燥剂的潜在危险,特别是一定不要让孩子拆开拿来玩耍或误食,尤其是一些包装上无标示成分的干燥剂或生石灰干燥剂。

请家长妥善保管干燥剂!

出品:南都科学新闻工作室

主持:陈养凯

采写:南都记者贺蓓陈养凯

摄影:南都记者陈志刚

编辑:林云卫志凌

技术支持:广东省(广州市)产品质量消费教育基地

*

1
查看完整版本: 网传食品干燥剂爆炸溶解男童眼球真相是